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战疫情】新余学院师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课 凝心聚力战“疫”情

作者: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0-03-27 字号:[ ]


327下午,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同上一堂战‘疫’课”。新余学院近万名大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通过直播或回放,收听了专家授课,做到了师生全覆盖。本次“思政大课”邀请郭杰忠、黄恩华、张伟、周利生、程维、张文宏六位专家共同讲授的“思政大课”,结合疫情防控,讲述战“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此次战“疫”,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课后,新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排了思政课教师参与任课班级学生网络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同时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引导学生认识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提升课堂效果。师生们通过QQ群、微信群、网络会议平台展开热烈讨论,结合专家解读和自身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感受和思考,交流了自己的感想。大家纷纷表示,这堂思政课,讲授引人入胜,内容触动灵魂。

党委宣传部部长周文生:此次“思政大课”主题鲜明,是一堂接地气、有很强的感染力的思政课,也是一堂生动的疫情防控形势课,更是一堂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课程引领青年学生更加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我们要充分利用鲜活而动人的“战疫”素材,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与青年学生的思想息息相通,真正承担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徐顺建:六位授课主讲人的授课,让我深刻体会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及时充分地挖掘抗“疫”中的典型事迹,结合课程内容,促进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必须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让战“疫”课的时代价值发挥得更好更强。

首届江西普通高校金牌教师、机电工程学院朱双霞教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与责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我将和学生一起共抗疫情,做到让专业课程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蒋曦博士:疫情防控工作涌现的感人案例,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我要把本次思政大课作为宝贵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思考,为学生成人成才打下坚实思想基础。思政课作为“第一课”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

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熊可慧:这是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政课,我看到了疫情防控中所展现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回到学校、走进课堂。

文学与传媒院学生余芳:听完课后深受教育,深受鼓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肩负起年轻人的责任,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立志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邹帆:作为一名大学生,虽不能亲临主战场,但在抗疫过程中我做了志愿者,我学会了在困境中成长,明白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肩上有责,心中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