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清洁能源与存储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能源动力学科专业发展座谈会在我校举办

作者: 来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18 字号:[ ]

为促进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推动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10月18日,由新余学院主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动力储能电池及材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承办的清洁能源与存储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能源动力学科专业发展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裕先出席会议并致辞,副厅级干部张发云参加会议。专家学者、高校嘉宾代表、有关政府部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开幕式上,陈裕先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新余市产业情况。他指出,学校是与新余共生共荣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建校四十年以来,学校构建了“以工学为主、文理为基础、新能源为特色”的学科体系,成为学科特色鲜明的本科院校。他介绍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及近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强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学校申硕的核心力量,其能源动力学科优势突出、平台扎实、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他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各位专家学者深化合作,共同打破机构、地域与学科的壁垒,在清洁能源开发、能源存储技术等领域的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联合培养方面携手攻坚,共同结出丰硕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大会分别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和学科专业发展座谈会。开幕式由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发辉主持。学术研讨会分别由南昌航空大学谢宇教授和南昌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艾凡荣教授主持。

学术研讨会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沈文忠教授,南昌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艾凡荣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钟声亮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吕小军教授,江西理工大学李小成教授,郑州大学郭峻岭教授,江西水利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梁兴教授分别围绕《太阳能光伏产业化前沿技术与发展新趋势》《柔性智能感知传感器解决方案》《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电催化剂表界面调控与系统优化》《高首效、长循环硅碳(氧)负极材料的界面构筑及电化学性能研究》《实用化条件下锂硫电池的研究》《地方高校能源动力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与建设经验交流》等主题深入研讨。内容涉及了太阳能电池、柔性传感器、储能电池、催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及能源动力学科建设。会场学术气氛热烈。

下午的能源动力学科专业发展座谈会上,参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学科近两年的建设情况介绍,并结合自身经验“把脉支招”,在学科方向凝练、人才梯队建设、联合研究生培养、实验室管理、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项目申报、产教融合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会后,参会专家参观考察了动力储能电池及材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新型电池材料联合实验室。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加强了学术界的交流和校际之间的合作。学校将始终坚守“对接地方优势产业,服务新余发展大局”定位,围绕锂电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孵化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能源动力学科向“特色鲜明、省内领先”目标迈进,为国家“双碳”战略与区域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