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适逢新余学院建校40周年之际,一场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大学‘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的高水平学术论坛在该校主楼思源厅成功举办。论坛汇聚了国内应用型高等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学者,旨在深入探讨地方应用型大学在“十五五”时期的使命担当与发展路径,为新余学院乃至同类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论坛由新余学院主办,新余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党政办公室等多部门协同组织。论坛特邀西安文理学院原校长徐可为、西南师范大学原校长宋乃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原校长俞涛、三峡大学原副校长黄应平、东莞理工学院学科规划与发展处处长黄彬等五位资深专家作主旨报告。学校党委书记伍复康出席并致辞,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裕先主持,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等120余人参加。

伍复康在欢迎辞中指出,当前正值国家全面推进教育强国战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发展作出系统部署的关键时期,地方应用型大学必须主动融入大局,勇担时代使命。他表示,新余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广泛吸纳专家智慧,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为实现内涵式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筑牢根基。

陈裕先在发言中表示,本次论坛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一次战略校准与思想动员。学校将系统梳理、充分吸收论坛成果,将其转化为规划编制的具体内容与发展举措,同时持续深化与国内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合作,共同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在主旨报告环节,五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深度分享。徐可为教授以《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地方应用型大学的时代使命与发展蓝图》为题,结合新余学院实际,阐述了规划编制的战略思维与实践路径;宋乃庆教授在《教育强国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思考》中,从宏观政策与院校治理角度,系统剖析了规划编制的核心要点;俞涛教授分享《探索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阐述了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并结合新余学院实际,给出发展规划编制的建议;黄应平教授在《省属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思考与实践》中,结合多年管理经验,提出了规划中需关注的关键问题与应对策略;黄彬处长以《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莞工实践与发展规划》为题,聚焦学科建设前沿,介绍了东莞理工学院在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整场论坛议程紧凑、内容翔实、交流深入。与会教师纷纷表示,专家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为我校“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一线教学科研工作者拓宽了视野、启发了思路。
本次论坛系新余学院4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的重磅环节之一。下一步,学校还将在《新余学院学报》策划出版专题栏目,持续推动相关议题的深入研究与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