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激发科研团队新活力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机电学院教工党支部与“五位一体”创造平台融合成长

作者:钟德敏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19-12-17 字号:[ ]

支部建在哪里,哪里就有活力,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主题教育在这个团队火热开展……机电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有这样一个科研团队,利用教学空隙,科研技术攻关一个不停歇,采取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目前,这支科研团队共有党员11名,占科研团队人员73.3%。据悉近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源论文2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2018年徐顺建博士入选江西省井岗学者,2019年陈枭博士获得新余市青年科技奖和新余市“五四奖章”提名奖。这是该学院将基层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主题教育与科研工作有机融合的一个生动剪影。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的热潮中,机电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在领头雁陈枭博士带领下,紧密围绕主题教育与科研工作有机融合,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工作和科研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搭建开放、自由、平等的学术讨论平台,促进青年人才交流、启发学术思维;以支部活动为纽带,组建了机电工程学院“五位一体”创造平台,促进了党建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科研成果的喷涌而出打下坚实的基石。

一是将主题教育与科研工作有机融合,促进了党建工作融入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环节中,助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深层次领域延伸,并形成了有效的学习活动平台。

二是通过坚持党建带团建,突出思想引领作用,促进整个创新团队的思想凝聚、业务发展和技能提升,促进了科学研究、学术梯队的建设和培养,成为科研项目完成申报、组织和实施、科研团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催化剂,成为创新社团专业技能提升的助推器。

据了解,开展主题教育以来,该支部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升、精神面貌为之一振,大家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他们在课堂上、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和“六有”学生要求激励学生,激发了学生的爱党爱国爱民情怀。建立科研团队3个,学生学科竞赛团队4个,充分发挥了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此外,以“天工之星”团支部36名学生为例,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分别达到2名和23名,涌现出市级优秀共青团员1名,校级优秀共青团员4名。同时涌现出以肖纯材博士为代表的非党员教师,带着自己强烈的入党愿望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三是实现了“党管人才”,推进了“人才强校”战略,成为党组织利用其政治上的先进性正确引导人才、管理人才、选拔人才的孵化器,为人才的成长发展搭桥铺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机电工程学院将以“打造忠诚高校,争创全国文明校园”为契机,铸牢忠诚之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全体博士教师和创新团队,着力开拓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的新活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助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创新,打造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