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形式,启动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实现“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出彩”,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见实效,让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党的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切实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夯实理论课堂,强化榜样引领

一是精心组织开好“专题宣讲课”。成立由党员领导干部23人组成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精心组织开展宣讲进课堂面向全院学生开展宣讲12场,唱响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的“大合唱”。二是学院以2014级语文教育专业的樊贞子先进个人事迹学习为牵引,开展向优秀毕业生樊贞子同志学习系列活动,通过座谈交流、主题党日、党课、主题团课,征文比赛和寻访英模足迹等形式挖掘、寻找、发现榜样,争当榜样,同时,整理汇编了一本约6万多字樊贞子先进个人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在勤学深思中明理凝神。
打造实景课堂,筑牢信仰之魂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力量之源。学院组织师生党员“走出去”,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打造“红色课堂”,追寻红色初心,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学党史。一是领学促学开展现场教学。学院领导班子注重挖掘新余红色资源,专门前往罗坊纪念馆参观见学,重温入党誓词,体验了一堂具体、生动、有温度的党史实景课。二是组织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党员参观了我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三是开展了“百年征程铸辉煌,百圈环跑传薪火”庆祝建党100周年百圈接力跑活动,传承火种与希望,接力事业与梦想,师生在共同奔跑中献礼风华正茂的百年大党。
拓展媒体课堂,厚植党性之根

学院利用多元化平台,交互式、全息式融入党史文化,拓展网络课堂,加强党性修养。一是借助“微媒体”平台,筑牢“指尖课堂”。文学与传媒学院公众号结合学院专业特点,推出红色经典诵读,红色故事汇,红色影片配音秀三个专栏。截至到6月31日,红色经典诵读已经分享了十期,红色故事汇已经分享了十一期,红色影片配音秀已经分享了四期,跨越时空的回信已经分享了十期,红色观影活动已经分享了三期。二是学院网站开设了党史学习专栏,一站式汇集党史学习资源,同步推送中央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安排、动态信息等,造浓宣传氛围。同时,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平台面向师生广泛开展党史知识大宣传、大教育、大普及,讲好讲活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强化实践课堂,课程思政全覆盖

一是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周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学院的专业实践周活动,20播音班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百年荣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19播音班开展了“探寻人文水西 传承信仰力量”艺术实践活动,18播音班开展了“百年红色光影 见证初心使命”影视配音秀艺术实践活动,20汉语言文学专业班级开展了“讲好普通话 写好规范字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和“锤炼教学技能 做四有好老师”师德培养与师范技能训练周活动。19网络与新媒体班开展了“讲述党史故事 感受百年风华”新媒体作品周实践活动。二是强化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课程思政要求覆盖全部本科生专业,所有专业主干课程都必须建设课程思政,撰写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和教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全员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