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思政课教师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学习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精准把握核心要义,把《决议》精神转化为教学主题,带进思政课堂,融入学生头脑,牢记“国之大者”,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为培养担当复兴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潘欧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大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提出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集中总结了党的“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科学凝练了“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令人倍受鼓舞、倍增信心。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蕴藏着无限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思政课教师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讲好百年党史故事,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郭向荣(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彰显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和昂扬斗志,汇聚了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提振了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经验中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激励自己勇担使命,在教书育人、成人成才中成就更伟大的明天。
刘华军(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党奋斗百年的伟大成绩,为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回答,对于我们进一步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了重要指引。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学习好、理解好、落实好全会精神,确保学习成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蒋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认真学习这份历史性决议,学深悟透,在“三进”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历史主动精神,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为早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
丁银莲(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央最新精神,并将其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肩负起“强国一代”的历史责任。
徐湘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切实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引领青年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自觉肩负起‘强国一代’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禾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这段论述,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标明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要从5000年文明史、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世界文明现代化三个维度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吴苏丽(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作为一名思政教师,要坚持学在前,教育者先受教育,全面系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全会总结的“十个坚持”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这份经验诠释好、发扬好、传递好,让党的声音真正植入青年学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