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教育教学大会精神

首页 > 专题网站 > 学习贯彻教育教学大会精神 > 正文

【贯彻教育教学大会精神】经济管理学院:“12345+N”推动教育教学加“数”转型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1 字号:[ ]

​​ 编者按:4月16日、19日,新余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大会成功召开,这是在全校上下按照第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聚力打好七大攻坚战、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会研究部署了全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重点任务,正式启动了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会后,各学院、各部门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谋划贯彻落实举措。一些学院或部门的贯彻落实举措既具体又扎实,值得各学院、各部门学习借鉴。

为推动全校上下持续关注、全力投入学校人才培养、应用转型、审核评估等工作,进一步营造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浓厚氛围,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久久为功抓落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奋力书写新余学院教育教学新篇章,根据学校党委要求,新闻中心特推出“贯彻教育教学大会精神”专题,刊登各学院、各部门好的做法和成效。

经济管理学院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把握并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大会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应用转型提质攻坚战、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要求,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聚焦两个关键变量,凝炼三个学科方向,升级改造四个专业,成立五个服务团队,瞄准N个关键业绩目标,积极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加“数”转型,努力在学校突围抢位新征程中展现经管学院的新担当、新作为。

强化人才培养核心地位。聚焦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着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对于经管学院来讲,回答好这个问题,就是要准确把握新的经济形势下经济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对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和新余市“6313”行动计划,及时充实完善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及时完成对所有专业以及相关课程进行“数智化”升级、“市场化”改造。

把握两个关键变量把握好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关键变量,落实学校“铁肩”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要求,不断完善经管学院“共享成长”党建品牌创建路径,实施师生共享成长计划,助力教师职业发展和学生成人成才。积极组织推进校级学风建设项目建设,把学风建设作为共享成长计划的重要内容,以班级综合排名为主要抓手,聚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规划和理想信念教育,着力构建“四位一体”学风建设体系。根据专业建设新要求和毕业生就业的新取向,在原有基础上再建设3-5家实习基地,进一步发挥实习基地作用,提高毕业生实习实效,贯通实习和就业工作内在联系,推动实习向就业转换,引导、帮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坚持引育并重,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根据学科建设需求,用足用好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广泛宣传,主动出击,加大博士研究生和复合型硕士研究生的引进力度,切实提高师资引进效果。完善教师帮扶机制,建立学术帮扶团队,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提升培训,推动教师业务水平稳步提升,持续优化教师专业结构。

凝炼三个学科方向进一步完善经管学院学科规划,重点建设工商管理学科,持续凝炼中小企业管理、技术经济管理、数字经济等个学科建设方向,整合学院资源重点打造相关学科建设团队,着力提升团队整体科研水平,全力支持学科团队围绕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经营模式,技术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投资决策与评估研究,项目投资与风险管理、技术经济与区域发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路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统计与核算、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和转换路径等开展研究,争取实现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新突破。

升级改造四个专业。按照“数字化升级、市场化改造”的基本思路,对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数字化改造,逐步推动市场营销专业向数字营销、财务管理专业向智能财务、电子商务专业向跨境电商转型升级。根据与现有专业的相关性和资源的可共享程度,在经济统计专业的基础上,申报设立“数字经济”专业。依托学校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项目,积极参与京东书院建设,拓展各专业人才培养在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大数据、网络新媒体等方面的深度和广度,积极与数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文传学院和艺术学院对接合作,探索推动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技术、商务英语、网络新媒体等专业,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等专业交叉融合的路径和方法。落实教学质量提升计划,聚焦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大校企协同育人和产教融合发展力度,积极探索与企业共建专业、课程,重构经管各专业课程体系,打造具有经管类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

打造五个服务团队升本以来,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参与承接地方政府、企业委托横向合作项目28项,横向项目经费125万元,承办地方政府或部门委托培训项目25批次,参训学员达1400余人次。为更好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校企、校地深度合作,在原有相对松散、自发式的服务团队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经管学院服务地方团队建设机制,重点打造咨政报告、专项规划、市场调查、卓越绩效、企业运营等5个比较成熟的研究团队,筹划建立财务与纳税筹划、旅游与酒店管理、创新创业培训、文化礼仪培训、网络直播等团队。发挥团队优势,主动出击,积极对接新余市产业转型和发展需求,主动寻求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和相关培训。结合经管学科特点和团队研究特长,安排专人,成立专班重点跟踪新余市各开发区20家(200家)规上企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方面的诊断服务、方案提供需求。

实现N个业绩目标。对标省委年度综合考核要求,按照学校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任务安排,扬优势、补短板,努力答好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和师生满意度三张答卷,力争实现国家级课题或省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横向课题项目数和签约经费总额有较大增长,SCI、SSCI二区以上\CSCSI高水平论文发表3篇以上,引进博士4名,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I类奖项3项以上,就业率和新生报到率超全省平均水平,党建品牌效应更加凸显,“三全”育人体系更加完善等等。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