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教育教学大会精神

首页 > 专题网站 > 学习贯彻教育教学大会精神 > 正文

【贯彻教育教学大会精神】科研处:积极发挥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3 字号:[ ]

编者按:4月16日、19日,新余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大会成功召开,这是在全校上下按照第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聚力打好七大攻坚战、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会研究部署了全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重点任务,正式启动了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会后,各学院、各部门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谋划贯彻落实举措。一些学院或部门的贯彻落实举措既具体又扎实,值得各学院、各部门学习借鉴。

为推动全校上下持续关注、全力投入学校人才培养、应用转型、审核评估等工作,进一步营造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浓厚氛围,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久久为功抓落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奋力书写新余学院教育教学新篇章,根据学校党委要求,新闻中心特推出“贯彻教育教学大会精神”专题,刊登各学院、各部门好的做法和成效。

科研处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大会精神,积极发挥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努力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协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引导教师开展交叉学科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这为我们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引导教师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我处将邀请相关学者通过项目辅导报告的形式,传授大家找到交叉学科结合点这个金钥匙的方法,尤其是如何强化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帮助教师树立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识。

建立科研与人才培养、学生就业联动机制。按照《新余学院持续推进“三融六化”大就业工作格局建设方案》要求,构建成人--成长--成才培养链,将就业育人融入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中。科研处在制定工作量指南中坚持了科研与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系统性原则。为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培养科研素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在新修订的《新余学院科研教研工作量计算参考指南》中,明确支持指导教师让学生署名,为积累学生的科研业绩成果,使其在参与“挑战杯”等学科竞赛、考研和就业过程中,提升竞争力;同时,学生署名第一取得的业绩,对指导老师的工作量给予充分保障。

制定引导教师开展教改课题研究制度。为进一步激励教师开展教改课题研究,积累教改业绩,为申报教学成果奖打下基础,新修订的《新余学院科研教研工作量计算参考指南》对教改课题的工作量计算分值提高了50%以上。

协同解决项目报账难的问题。科研处会同财务处等部门修订了我校《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该办法同样适用于教改课题、基础教育课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修订的管理办法进一步简化了报销审批流程、提高了二级学院审批额度,基本实现了科研课题负责人制和只需一人审批的情况,大大节约了项目负责人报账时间,基本解决了报账难的问题。

引导教师开展应用型研究。为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会上提出加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力度,科研处将会同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和相关学院引企入校共建产业学院,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研究提供平台,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此外,为贯彻落实探索多样化教师分类评价,完善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纳入评价体系,科研处把横向课题、科技成果转化都纳入到工作量计算指南中,旨在引导教师开展应用型研究。

(来源:科研处)